“搶地”大戰!逾200輪競價,溢價率超40%
11月27日,上海開啟今年第七批次集中土地拍賣,本輪供地共計10幅,其中7幅地塊在當日出讓,另外3幅將于明日出讓。
在當日上午進行的普陀、青浦、虹口等5幅地塊拍賣中,閔行區MHP0-0303單元01-28-01a地塊經過40多輪競價,最終被保利置業以總價25.95億元競得,樓板價約48665元/平方米,溢價率約18.49%。
重頭戲出現在當日下午。經過逾200輪競拍,由華潤、越秀和中能建組成的聯合體以78.97億元拿下浦東新楊思Z000602單元20B-12地塊。該地塊起始價為56.26億元,最終成交價溢價率超過40%。
從當天整體競拍情況看,7幅競拍地塊總成交價約230億元,平均溢價率為12%。
需要說明的是,自上海第五批次土拍起,上海市商品住房用地出讓對市場熱度較高的地塊實行“雙高雙競”(兩輪競價、兩輪競高品質建設標準)舉措,即競買完成上一個指標要求后,轉入下一個指標要求,采取梯度競爭舉措,最終實現“高品質建設一地一方案”和“市場化配置價高者得”目標。
按照規定,“第一輪競高品質”是將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BIM技術應用等普適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合同。“第一輪競價”則對市場熱度較高的地塊,通過出讓前綜合會商機制,合理設定出讓起始價格,確定差異化的溢價空間。
“第二輪競高品質”是對“競裝修標準”“競公共設施和開放空間等”“競無償移交政府的高端人才住房”等系列舉措選擇應用、順次競買。“第二輪競價”是通過再次競價,以“價高者得”的方式最終確定競得人。
在新規則之下,現場交易將以“第一輪競高品質”“第一輪競價”“第二輪競高品質”“第二輪競價”順序開展。換言之,如果有多家開發商在前三輪競爭中未分出高下,將會在最后一輪競價中“價高者得”。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地處浦東中內環的新楊思地塊之所以競爭激烈,核心原因是過去3年浦東供應最多的一直都是外環外地塊,而浦東中內環供應量不足。在外環外項目去化依舊存在一定困難的當下,開發商傾向選擇市區核心區地塊,風險低、安全墊高。
市場方面,新楊思板塊最近一次宅地出讓時間是在2022年9月,由浦發集團以底價45.37億元拿下浦東新區楊思社區Z000602單元20C-14地塊,也正是目前市場上銷售中的新楊思上園項目。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上海第七批次土拍土地投放量大,并且土地質量都不錯,吸引很多房企參與屬于意料之中。
盧文曦表示,本批次土拍分化比較明顯,有些地塊是底價拿下,也有個別地塊獲得較高參與度,這預示了未來的銷售情況,房企參與度高的項目大概率不會有太大去化壓力。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