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儲蓄率較高情況下,容易出現產能過剩
專題:財經年會2025:預測與戰略
《財經》年會2025:預測與戰略暨2024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于12月13日-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出席并演講。
周小川在演講中談到,中國歷來總儲蓄比較高,在全球都是相當高。如果總儲蓄沒有都能夠在國內進行投資,也就是投資沒有都用完,剩余那部分就會變成境外投資。
他指出,總儲蓄過高也表明需求不足,所以需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需求。“一般來說,總儲蓄率有個40%左右能夠在國內充分用好,從歷史經驗來看,也就不容易了。因此,再多的儲蓄必然有一部分變為對外投資。”他說。
外資進來多的情況下,從恒等式來看,中國的對外投資也就需要增加,因為兩個最后都是彌補總儲蓄和總投資之間的缺口。
“對外投資是一個優化的問題,優化還分為多個方面,其中資產配置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但還不只是資產配置,既然要有這么多超額儲蓄的部分,對外投資要盡量做到優化,使得對我們國家最有利,同時也對世界經濟最有利。”他說。
周小川表示,儲蓄率比較高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產能過剩。儲蓄率比較低的國家,如果發現供求出現一個缺口,就應該用投資把缺口補上來,建立新的生產能力。但是如果儲蓄率低,就說明錢比較少,去彌補這個缺口,可能花的時間就比較長。比如說出現這么一個缺口,需要一條緩慢的曲線最后彌合這個缺口。同時也不容易出現過沖,不是投資一出來就容易過量。
“在宏觀儲蓄率比較高的情況下,會出現比較多的投資者拿著比較多的投資的錢瞄準著比較少的有缺口的機會,所以這個錢一涌進去就會比較多,他們就有可能容易出現過沖現象,也就是它可能向上沖,然后再適當地向下調整,經過反復,達到一個供求比較均衡的狀態。既包括行業的機會,也包括產品的機會。 ”他說。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1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