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暫時“安全”:有員工從焦慮離職轉為度假放松,專家稱大概率會軟著陸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張瑩、鄭松毅
編輯|楊錦
按照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在2024年4月簽署的法案,字節跳動被要求在2025年1月19日前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這款應用程序將在美國被禁用。
這一法案被外界稱為“不賣就禁”法案,也有人稱之為“TikTok”禁令。
在最后期限即1月19日前夕,TikTok關停了對美用戶服務。但約14個小時后,TikTok又恢復了相關服務。早些時候,特朗普表示將在1月20日發布行政令,推遲TikTok禁令的生效時間。
在美訊公司創始人兼CEO彭家榮看來,TikTok在美國不可能被禁。他對TikTok在美國的未來較為樂觀。他認為,TikTok最大的風波或許已經過去,接下來他們將通過談判解決TikTok禁令的問題。在他看來“談判的結果應該不會太差”。
此外,資深媒體人胡錫進在社交平臺發文指出,TikTok已在美國恢復運行,但是長期風險遠未得到消除。
隨著禁令期限臨近,焦慮情緒在TikTok員工中蔓延開來。有員工向搜狐科技介紹,“美國Tiktok的員工,華人占大多數,大家最擔心的是失去工作后的簽證問題。”他表示,“這段時間公司里有人跳槽,有人在等著拿裁員‘大禮包’,也有堅守崗位的,什么景象都有。”
TikTok停服一天后“起死回生”
對于這份“不賣就禁”法案,字節跳動多次抗爭。
2024年5月7日,TikTok和字節跳動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認為該法案明顯侵犯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護的言論自由權。12月6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維持了該法案,認為法案合憲。
12月16日,TikTok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2025年1月17日,TikTok的抗爭再次失敗,美國最高法院依然維持TikTok“不賣就禁”法案。
在1月19日的最后期限到來之際,TikTok于美國西部時間1月18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19日11時30分)左右關停了對美用戶服務。
隨后,字節跳動旗下剪映海外版CapCut、Lemon8也向美國用戶推送了停止服務的通知。
但TikTok的停服僅持續了約14個小時。美國西部時間1月19日9時30分(北京時間20日1時30分)左右,TikTok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公司已與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達成一致,正在恢復相關服務。
目前,TikTok應用程序已恢復正常使用,TikTok網站也已恢復正常。但截至發稿,TikTok、CapCut、Lemon8仍未在蘋果App Store恢復上架。
早些時候,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文,呼吁各公司不要讓TikTok關停。此外,特朗普表示將在1月20日,也就是他上任美國總統的首日發布行政令,推遲TikTok禁令的生效時間,并與TikTok共同尋找長期解決方案。在此之前,任何幫助維持TikTok運轉的公司將不承擔法律責任。
此前,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他“很可能”會在1月20日上任當天給予短視頻社交媒體平臺TikTok 90天寬限期,以暫時避免其在美國被禁。
但在90天之后,TikTok仍將面臨禁令的挑戰。
為了“挽救TikTok”,特朗普指出,“希望美國在合資企業中擁有50%的所有權。”對于特朗普的這一想法,字節跳動未公開表態。
另據報道,有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透露,字節并未與美方達成任何協議,只是美方決定暫不執行法案,因此TikTok恢復運營。
當地時間1月18日,也就是TikTok短暫地在美國停止服務前,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宣布,該公司已向字節跳動提交了一份收購提案,提議將Perplexity、TikTok美國以及新的資本合作伙伴合并成一個新實體。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該提案強調“合并”而非“出售”,符合字節跳動此前表示不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立場。另外,該擬議合并也旨在通過重組TikTok在美國的業務,同時拉開其與母公司的距離,來應對監管挑戰。
華泰證券表示,若Perplexity AI與TikTok成功合并,中短期內在搜索和大模型領域或形成谷歌、OpenAI與Perplexity AI+TikTok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TikTok未來命運如何?
在美訊公司創始人兼CEO彭家榮看來,TikTok在美國不可能被禁。
彭家榮對TikTok在美國的未來較為樂觀。他認為,TikTok最大的風波或許已經過去,接下來他們將通過談判解決TikTok禁令的問題。在他看來“談判的結果應該不會太差”。
他指出,特朗普提出的讓美國持有50%所有權的方案,有較大可能得以實施。但他也強調,TikTok的運營主體權利應該會保留在現有的管理團隊手中。
“如果美國方面能夠持有50%的所有權,那么這將直接回應美國政府,包括特朗普最關心的問題——TikTok在美國運營能為美國帶來什么好處。”
彭家榮認為,表面上看,美國關注的是國家安全和數據安全,但這些其實只是理由或幌子,背后的核心還是經濟利益。
彭家榮曾預測,特朗普九成會“救”TikTok——“我對特朗普2.0政府下的中美關系、包括這屆政府對于中國企業的態度,也是持樂觀態度的”。
不過資深媒體人胡錫進認為,特朗普說的“美方掌控TikTok50%股權”并不明確,所以TikTok未來的股權談判應該仍是很不輕松的。
胡錫進指出,“由于TikTok和它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的股權都很分散,未來美方占50%,面臨怎么算、什么叫50%的問題。另外投票權怎么分配,公司由誰實際控制?這些也是十分復雜的問題。”
他認為TikTok已在美國恢復運行,但是長期風險遠未得到消除。
有美國的TikTok用戶向搜狐科技表示,身邊討論TikTok禁令的人很多,網友分兩個態度,一類是不用TT的用戶,他們覺得禁就禁了。
另一類是TikTok用戶,他們不支持關停,他們認為TikTok比Youtube Shorts、Instagram等軟件好用得多,尤其是推薦算法。
該用戶便是屬于后者,在他看來,TikTok算法最厲害的是,可以讓用戶長時間刷下去,這和TikTok和推薦的視頻內容有關。
他舉例道,在使用YouTube Shorts時,如果一開始搜索或偶然看了一段某位政客的演講視頻,接著往下刷時,會發現推送的全是同一個人的內容,或者全是具有相同政治傾向的視頻,看得多了就會煩。
“相比之下,TikTok就不會一直推送相似的內容。TikTok在推送了兩段演講視頻后,可能會再插入演唱會、美食等其他類型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TikTok可以幫助用戶平衡興趣點,從而讓用戶長時間地使用下去。”
目前,TikTok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之一。
Backlinko數據顯示,截至去年7月,TikTok全球月活躍用戶數為10.4億,美國月活躍用戶數為1.7億,而美國的總人口不到3.5億。
員工焦慮,有人跳槽有人堅守崗位
伴隨著TikTok禁令的相關消息不斷,焦慮在TikTok的員工中彌漫開來。
今年是譚旭(化名)畢業后,在美國Tiktok硅谷總部堅持奮斗的第三年,崗位是音視頻方向的軟件工程師。
近年來,每當有美國對Tiktok的禁令相關消息傳出,譚旭都會陷入一種焦慮情緒,“我在這里還能干多久,如果被要求離開,我能去哪?”
禁令期限臨近,焦慮蔓延至整個公司。他向搜狐科技介紹,“美國Tiktok的員工,華人占大多數,大家最擔心的是失去工作后的簽證問題。如果兩個月內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面臨的則是被迫離境。”
“當前美國的就業環境不好,兩三年的工作經歷不太具備競爭力,想在短時間內找到一份合適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回憶道,“這次封禁的消息很早就確定下來了,只是越靠近這個時間點,大家越緊張。這段時間公司里有人跳槽,有人在等著拿裁員‘大禮包’,也有堅守崗位的,反正什么景象都有。”
“如果真被裁員的話,Tiktok大概能給到N+2的樣子。”譚旭說。
與譚旭進行交談,是在美國時間1月19日,Tiktok發布“繼續留在美國”聲明的當天。此時的他,短暫地舒了一口氣,正在去往太浩湖旅行的路上。
他對搜狐科技說,“目前還處于90天的禁令暫緩執行期,不代表Tiktok就此安全。但就現在來說,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所以想借著周末放松下。”
談及后面的打算,譚旭表示,“也在看其他合適的機會,比如Instagram,待遇給的差不多。”
“當然,如果Tiktok最終被禁了,公司業務也不會一下子倒塌,因為本質上是服務于全球的。大概率公司會和員工溝通是否愿意到另一個地區工作,可以選擇去或留。”
90天后,Tiktok美國命運即見分曉。
譚旭提到,“身邊人對Tiktok最終是否會被禁的看法各占一半,但自己還是有信心的。美國的目的不是要完全清退Tiktok,只是力圖為自己分一杯羹。”
“而對Tiktok來說,美國市場是影響力的體現,如果被美國請離,可能會有其他國家效仿,產生連帶效應。因此,Tiktok也會勢必捍衛自己的權益。”譚旭分析道。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3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