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通基金解讀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明確增量資金入市路徑 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
專題: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
1月22日,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對此,財通基金表示,此次“實施方案”,通過明確增量資金入市路徑,直接提升市場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
財通基金觀點解讀詳情如下:
總結來看,最新印發的實施方案,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的機制建設引導重點引導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1.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
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
2.優化社保基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
穩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類資產投資比例,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擴大委托投資規模,細化長周期業績考核機制。
3.提高企(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
加快出臺長周期業績考核指導意見,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范圍,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開展差異化投資。
4.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
強化分類監管評價約束,優化產品注冊機制,推動公募基金管理人穩步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占比,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其中發布會提到,針對公募基金,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
5.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
引導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力度,落實多次分紅政策,推動股份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運用,允許各類中長期資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定增,擴大互換便利操作規模。
財通基金表示,2025年開年發布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在繼承2024年《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和深化了具體措施,強化了長周期考核機制,引入了利益綁定機制,跟蹤非銀方向的實施細則和KPI考核變化,政策在年前發出,有意提振市場信心。
與2024年9月26日中央金融辦和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相比,此次政策的作用點有以下幾方面的進階與深化:
1.具體措施的細化與升級
?2024年9月“指導意見”:強調建設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完善基礎制度,推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發展,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
?2025年1月“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具體措施,明確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優化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機制。
2.?長周期考核機制的強化
?2024年9月“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健全中長期資金的長周期考核機制,但未明確具體考核周期。
?2025年1月“實施方案”:明確對國有保險公司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細化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長周期考核機制。
3.資本市場生態優化的深化
?2024年9月“指導意見”:強調完善基礎制度,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穩定性。
?2025年1月“實施方案”:新增引導上市公司落實一年多次分紅政策,推動股份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運用,允許各類中長期資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定增。
4.利益綁定機制的引入
?2024年9月“指導意見”:未明確提及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
?2025年1月”實施方案“:強調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5.政策協同與落地性
?2024年9月“指導意見”:更多從頂層設計和制度框架層面提出方向。
?2025年1月“實施方案”:強調多部門協同,明確具體操作路徑,如推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規則落地,擴大互換便利操作規模。
6)對市場預期的影響
?2024年9月“指導意見”:更多從制度完善角度增強市場信心。
?2025年1月“實施方案”:通過明確增量資金入市路徑,直接提升市場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
數據來源:Wind,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務院新聞辦,截至2025.01.23。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市場觀點將隨各因素變化而動態調整,不構成投資者改變投資決策或選擇具體產品的法律依據。文中提及行業、板塊不構成任何投資推介。文中市場判斷不對未來市場表現構成任何保證,歷史情況僅供參考;文中的信息均來自公開可獲得資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獲得報告的人士據此做出投資決策,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閱讀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3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