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剩3天!中方將全面斷供,緊張之際,美果然忍不住伸出黑手
據(jù)北青網報道,11月15日,商務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國家密碼局聯(lián)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自2024年12月1日起實施。
據(jù)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制定統(tǒng)一的《清單》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即將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出口管制體系重要改革舉措。
具體來說,我國的《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涵蓋面非常廣,包括計算機、電子設備,加工材料、專用材料、化學制品、傳感器、導航器組件等等10個領域核心生產技術和設備,而且出口管制把控相當嚴格,不會存在蒙混過關的情況。
一旦《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就直接全面卡了美國軍工企業(yè)的脖子,畢竟稀土、鎵、鍺、銻相關物項,還有重點材料,關鍵電子零部件都是美國軍工企業(yè)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旦我國全面封堵,可想而知美國軍工企業(yè)的艱難程度。
過去20年,中國掌控著全球85%的稀土供應,卻甘當幕后小工,出口的多是低端產品,真正賺錢的是那些把稀土加工成高科技材料的西方國家。你說氣不氣人?簡直像地主家的傻兒子,辛辛苦苦種地,糧食卻被人拿去精包裝賣高價。現(xiàn)在好了,《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的出臺,等于是給稀土加了鎖,關鍵的稀土元素和金屬都成了“戰(zhàn)略物資”。要買,可以,但得看中國點不點頭。
中國出口管制政策措施的實施,也是為了回應美西方國家和歐盟對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征收高額進口關稅的對等反制措施。
所謂“兩用物項”是指既有民用生產和生活用途,又可以用作軍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軍事潛力的貨物、技術和服務”。
尤其是美西方國家急需的稀土冶煉技術資料和冶煉流程等稀土冶煉絕密信息情報等。
稀有金屬鎵因在芯片、光纖、新能源電池等行業(yè)中的重要作用被稱為“半導體工業(yè)新糧食”。為保證鎵的戰(zhàn)略儲備需要,2023年7月3日,我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fā)布公告,將鎵列為出口管制物項,并于當年8月1日正式實施。近期,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處置了一起境內外人員為謀私利,相互勾結,企圖將鎵偷運出境的案件。
國家安全機關接到舉報,境外人員杜某欲將國家管制物項攜帶出境,國家安全機關干警及時趕到將其制止,在其隨身行李中查獲1個裝有金屬鎵的瓶子。
不過經過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攜帶金屬鎵出境的嫌疑人,并不知道瓶子里的東西是什么,他也是受人所托才這么做的。
于是安全機關順藤摸瓜,很快就查到了國內的一家金屬材料公司。經過調查后確認,該公司人員與境外人員勾連,試圖從國外采購鎵,而后再偷運販賣至國外牟利。
該公司人員明知道鎵是管制品,依然鋌而走險偷運,就是因為受到了高額利潤的誘惑。值得一提的是,攜帶鎵出境的嫌疑人,也是境外人員,按照金屬材料公司和海外人員的約定,攜帶者只需將瓶子交給對方即可。
除了打擊具體的偷運案件,國家安全機關還加強了對稀有金屬行業(yè)的監(jiān)管,完善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加強了與海關、邊檢等部門的合作,形成了打擊稀有金屬偷運的合力。
除了鎵之外,其他稀有金屬,如銠、釕、鎢等,也成為了黑市交易的目標。
稀有金屬的爭奪戰(zhàn)是一場持久戰(zhàn),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沖突中立于不敗之地。
轉載原創(chuàng)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