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克林姆別托夫:全球貿易和綠色金融變局中的哈薩克斯坦機遇
專題:國際金融論壇(IFF)第21屆全球年會
蔣露瑤 發自香港
在國際金融論壇(IFF)期間,哈薩克斯坦戰略規劃和改革署前主席、前副總理凱拉特·克林姆別托夫對話新浪財經,圍繞全球貿易格局變遷、哈薩克斯坦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以及綠色金融的未來發展進行探討。他表示,哈薩克斯坦正在全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轉型中發揮獨特作用,努力在機遇與挑戰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對于特朗普2.0就任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克林姆別托夫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推動了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的升溫,給全球貿易帶來不確定性。
他指出,這種變化對新興經濟體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隨著傳統的貿易關系受到限制,許多國家正在尋求新的增長路徑,采用市場多元化策略。東盟、中亞和中東等地區因其快速發展的市場和獨特的地緣位置,正在成為重要的替代選擇。” 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等框架的支持下,東盟提供了一體化市場,經濟增長充滿活力。中亞地區戰略互聯互通,中東地區經濟多元化發展,金融資本不斷增加,為貿易和投資提供了互補的機遇。加強這些集團內部的區域內聯系可以增強抵御全球貿易沖擊的能力,減少對傳統西方市場的依賴。
他表示,哈薩克斯坦位于中亞的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從貿易路線和伙伴關系的重組中受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哈薩克斯坦連接中國和歐洲,在促進“中部走廊”沿線貿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條走廊繞過了北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強了亞洲、中東和歐洲之間的連通性。利用其獨特的戰略位置,并投資基礎設施,哈薩克斯坦可以成為這些新興貿易網絡中的重要一環。
克林姆別托夫強調,“哈薩克斯坦需要深化其在中亞的伙伴關系和區域合作,與東盟建立新的經濟合作,同時促進與中東經濟體的聯系,以抵御全球貿易沖擊。”這包括優先發展“中部走廊”等基礎設施項目,加強數字互聯互通,為地區和全球投資者創造有利的商業環境。哈薩克斯坦積極推動貿易伙伴關系多樣化,減輕了全球經濟分化的風險,并使其有望成為推動區域可持續與包容性增長的領導者。
克林姆別托夫在采訪中多次提及哈薩克斯坦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地位。哈薩克斯坦為吸引外國公司、特別是中國企業,在培育營商環境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他具體舉例介紹,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通過基于普通法的框架為企業運營提供了獨特法律和金融保障。他透露,在其擔任AIFC首席執行官期間,還著力推動了設立離岸人民幣中心,與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完全契合。
“企業要蓬勃發展,僅有基礎設施是不夠的,”克林姆別托夫指出,哈薩克斯坦還通過設立經濟特區、提供稅收優惠和簡化流程,為外國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而在能源、制造業和農業等領域的投資、合作,使得中國企業可以發揮專長,也能夠從哈薩克斯坦的優勢中受益。
作為Freedom Holding Corp.董事會成員之一,克林姆別托夫非常支持加強雙邊關系。
“哈薩克斯坦不僅是企業擴張的目的地,更是積極通過創新項目、資源支持、促進合作,幫助企業獲得商業成功。我們致力于打造雙贏的環境。”克林姆別托夫認為,正因這些努力,中國企業不僅將哈薩克斯坦視為出海的一站,更將其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中亞正面臨當代最嚴峻的環境挑戰之一,包括荒漠化、冰川融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這些問題對該地區的經濟和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在哈薩克斯坦,綠色金融正逐步成為應對這些問題的關鍵工具,通過能源行業轉型,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
不過,克林姆別托夫也坦言:“應對這些挑戰,不僅僅要資助可再生能源項目,還需要解決更深層次的系統性不平等。”他指出,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現在則能以較高成本發展清潔能源。而新興經濟體如哈薩克斯坦則依賴價格較低、碳排放強度更高的能源維持經濟增長。這種差距突顯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克林姆別托夫提出了一種應對這種系統性不平等的解決方案,即發達國家為新興市場的綠色能源項目提供補貼,使清潔技術更易獲取和負擔得起。他強調:“這不單單是做慈善,更是構建全球脫碳框架的重要一步,應將其視為機遇而非成本。和哈薩克斯坦類似的新興經濟體,則可以通過投資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或關鍵礦產(如鋰和鈷)加工等領域,成為綠色工業發展的樞紐。”雙管齊下,在解決全球挑戰的同時創造本土價值,發掘可持續經濟增長潛力。
他提到,綠色能源轉型不應被視為經濟負擔,而是機遇。例如,發展生產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電動車電池的相關產業,不僅有助于全球減排,也能創造本地就業并增強經濟韌性。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根據哈薩克斯坦“綠色經濟”發展規劃,其目標為在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提高至30%,2050年提高至50%,哈薩克斯坦還是首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中亞國家。
克林姆別托夫表示,這一目標向投資者和國際伙伴傳遞了明確信號,展現了哈薩克斯坦未來發展可持續能源的堅定決心。他補充道:“哈薩克斯坦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潛力巨大。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和水力資源可以滿足國內需求,創造就業,推動創新,并使哈薩克斯坦成為中亞綠色能源樞紐。”
哈薩克斯坦不僅致力于應對自身的氣候挑戰,更希望成為區域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通過加強與中亞國家的合作,并積極參與全球框架,如《巴黎協定》和‘一帶一路’倡議,哈薩克斯坦為應對共同挑戰提供了重要平臺。”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還在綠色金融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幾年前,我們在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成立了綠色金融中心,目前已成功將投資引向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可持續發展項目,”克林姆別托夫介紹道。但他也指出,推動綠色經濟轉型對于新興經濟體來說挑戰不小,目前仍面臨資金成本高、技術獲取受限等障礙,亟需多邊機構的支持,通過公私合作和國際融資機制來分擔前期投資。他呼吁多邊機構降低投資風險、提供優惠融資,并推動區域性項目以惠及整個中亞地區。
克林姆別托夫表示,通過對全球貿易新格局的適應和綠色金融的積極實踐,哈薩克斯坦正在為其經濟增長和區域領導力注入新的動力,同時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獨特方案。
-------
凱拉特·克林姆別托夫,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戰略規劃和改革署前主席,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的創始總裁。在成立AIFC之前,克林姆別托夫博士在哈薩克斯坦政府、各部委、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區域和國際倡議中擔任了20年的高級領導職位。曾參與了開創性的經濟發展改革,包括哈薩克斯坦的2030國家戰略。曾創建了Kazyna國家發展機構,該機構后來與Samruk合并,成為最大的國家發展企業“Samruk-Kazyna主權財富基金”,他作為首席執行官成功地領導該基金直到2011年。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coderstalk.cn/post/605.html